深读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学校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4-05-09 01:44:38

  一个成绩优秀的孩子很好判断,那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我想,应该是“心中有爱,眼里有光”吧。心中有爱,他看世界的眼睛才会干净纯粹;才会从容坦然面对得失;才能懂得感恩和知道珍惜。

  不可否认,这些年,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要将其落到实处,似乎还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说到底,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光靠教育部门的力量也根本解决不了,需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校联动,才能构建“一体化”心理育人新格局。

  当然,我们很欣喜地看到,随着相关文件政策出台,关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不健全、师资队伍不足、条件保障不够等系列问题都有望得到解决。特别是不少学校也推出了“全员心育”的机制,让“心理育人”成为每一位教职工的职责,而不仅仅依靠几名心理教师。同时,还在不断创新途径和形式,让家庭、社会都参与到为孩子“护心”的这件大事上来。

  不久前,记者赴一所学校采访,一进门就看到“给世界一个微笑”的标语,这是孩子们每天进校门就会看到的一句话,它也提醒着大家“每天都要记得微笑”。如果,我们每个人关注的,不是孩子们在班上成绩的排名,而是他们是否开心快乐;我们教给孩子的,不只有如何获取知识,还包括如何笑着接纳,那么,当下饱受诟病的“教育焦虑”是不是也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愿我们身边的每个孩子都能“心中有爱,眼里有光”。

  今年3月,《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正式发布,其中《2009年和2020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态的年际演变》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一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三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四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心理健康素养是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相关因素,良好的心理健康素养有利于改善学生对心理健康状况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其中心理健康知识是基础。然而,根据湖南省教科院对我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调查发现,对于15种常见心理问题症状,一半的学生只认识其中5种及以上,“情绪低落”和“脾气大”是被学生识别最多的心理健康症状;令人担忧的是,8.4%的学生不认识其中的任何一种症状。

  求助态度和能力是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指标。调查发现,31.9%小学生、44.1%初中生、43.5%高中生表示不会向人求助,20.6%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哪种情形应向专业人员求助。由此可见,随着年龄、年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心理求助态度逐渐变得消极。

  此外,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2020年有关部门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调查显示,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不良的占总数的12.6%,农村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样不容乐观,心理健康不良率达11.9%。

  现状表明,当前急需开展扎实而有效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帮助青少年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引导其积极进行自身危机应对,提升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

  “对于正常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来说,社会不确定性增强的时候,人的压力就会变大,这是一个时代的必然。”在教育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杨向东看来,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独生子女政策外,现在家长普遍有一种期望自己孩子将来能够发展好的焦虑感,这就导致社会的焦虑程度相对较高。“独生子女、社会群体的焦虑程度,再加上目前的教育现状,让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就存在,它并不是某一个时间段所固有的。”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黄月初认为,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认识不清、对学习的焦虑、人际交往以及情感的问题。黄月初表示,当中小学生对自己都不了解,他就没办法开展自己的生活,也就没办法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很难让其健康成长。同时,如果家庭、个人或社会对学业的期望值比较高,学生的学习焦虑度便会过高,进而对学习热情与兴趣有所影响,最终影响学业质量和学习质量。

  周南中学副校长张桃认为,学校、家庭、社会应形成合力,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更积极主动地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实施团体心理辅导等,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诸多认识误区和困扰,帮助他们及早识别成长困惑、冲突或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长沙市开福区中小学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常小青看来,提高求助意愿、培养求助能力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她认为,高中阶段青少年不仅仅面临较大学业压力,同时还有这个年龄段所特有的独立自主需要,“高中生认为,他们的个人经历和命运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理解,这就影响到了他们求助的意愿。而如果高中生求助意愿不强,再叠加学业压力等的影响,可能会产生某种恶性循环,这种循环不仅导致心理健康更容易出现问题,还会使延迟干预和治疗的风险加大。”

  “这时,父母和老师需要对他们展现出理解和共情,让他们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并且让他们明白,这种帮助是来自于对他们的支持,而并非权威的干涉。”常小青建议。

  在长沙市岳麓区实验小学,于2017年实行的沙盘游戏便是学校最有特色的心理教学方式。它既是学生最爱的“过家家”,也是该校心理发展中心副主任、心理专职教师肖思明走入孩子内心“秘密花园”的钥匙。肖思明说,一直记得,有名小女生长得像洋娃娃一样,但是性格却有点内向,在肖思明的鼓励之下,孩子用沙盘拼成了一幅奇怪的画面——一所学校边上,有个小婴儿在荡秋千,四周有老虎和小兔子,小兔子正在驾着一辆马车,旁边停着的一门大炮也十分“突兀”……

  “在这幅画中,我看到了孩子心中隐藏的恐惧。”肖思明表示,婴儿边上的大炮让婴儿很害怕被击中,小兔子驾着马车要赶快回家……经过进一步了解后,肖思明得知这名孩子的同桌时常在老师看不见的时候用笔戳她,久而久之,这成了她在学校里最恐惧的事情。经协调后,同桌受到了批评教育,这名孩子也迎来了一个新同桌。

  5月12日,在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第三小学,一堂《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的心理课正在开讲,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绘本,并在游戏中学会“为何感恩,如何感恩”,从而培养学生懂得感恩的良好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进游戏中,寓教于乐的方式更容易让低年级的孩子接受。”该校教师黄静告诉记者,现在的孩子都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每个孩子都是在大家的关注下长大,这使他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孩子们知道,人必须学会感恩,只有懂得感恩才能收获到幸福。

  “学校一直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部分,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每一个学科。”谢益林告诉记者,为了防止孩子积攒不良情绪,学校不仅通过“心灵之声广播”定期宣传心理知识;还开放了心理辅导室给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每年5月25日开展5·25心理健康周活动,通过丰富的活动营造关注心理健康的氛围,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在长沙市北雅中学图书馆二楼有一个心理健康发展中心,该中心占地800多平方米,有11间不同的功能室,包括两个团体辅导室、一个测评室、一个身心反馈训练室、一个家庭治疗室、一个宣泄室等等,该校心理教师常小青会经常在这里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据常小青介绍,学校实施“全覆盖、全方位”策略,分年级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七年级每个班级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课;八年级重点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和个体辅导;而九年级重点实施专项辅导,针对考试焦虑等开展的专项辅导及系列主题活动。“七年级,我们还开设了‘趣味心理学’、‘心理剧表演’、‘领导力’等。”此外,记者了解到,学校每年还会开展5·25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美文征集、心理好书推荐、心理电影展播等活动,特别是心理剧特色课程学生教育内容,关注当下中学生及其家庭的心理热点,学生从编写剧本、学习导演和表演心理剧中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同时,学校编写了《心灵物语》小册,帮助学生应对中学阶段各种心理困扰;推出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家庭版),分案例导入、专业分析、温馨建议几个板块,指导家长解决常见问题。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了解学习心理知识,有助于家长们更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让沟通变得更顺畅。”常小青介绍,除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外,每周一、周五上午,学校心理咨询室都会向家长们开放。办学以来,共接待了约1000多个咨询对象,对每位咨询者建立档案和进行定期追踪回访。

  在周南中学有一支特别的队伍,他们就是班级心理委员。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向班级同学、寝室同学以及身边朋友提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帮助,承担或协助实施针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而开展的各类事务或活动。“我们每个班都会有一个心理委员,都是对心理学比较感兴趣的学生,他们的选拔也很重要。”周南中学副校长张桃告诉记者,班级心理委员不仅要自己心态阳光,还要具有亲和力,和师生关系好,同时还要善于发现问题。

  张桃表示,之所以设立班级心理委员,主要因为他们来自于学生群体,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问题,如果有一些学生情绪上面出现比较大的波动,没有主动向老师反映的,心理委员就可以提前介入。

  记者了解到,除了班级心理委员,周南中学的5名专职心理老师随时待命,为学生提供服务。“学校有个非常大的学生发展中心,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学生如果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提前跟心理老师预约。在个体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心理老师会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而在长沙市一中,经过近30年的实践,心理课早已形成了“一中模式”,发展成为全员参与、全程贯通、全面开展的大课程。该校学生工作处主任兼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彭健介绍,学校贴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教学内容,将知识学习、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感悟分享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课堂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

  同时,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能融入学校各方面教学,学校通过《星星之火》《平凡之路》等音乐与戏剧表演课程,让孩子深入其中;每年心理月开展的大型心理素质拓展活动,将体育与心育相结合;语文5分钟课前演讲、政治小论文写作、地理“自由行旅游攻略”等活动,搭建学生、师生间交流平台。

  持续呵护青少年心灵园地,为孩子们筑牢心理健康防线月,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这是首次以两办名义印发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

  《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如何推动《意见》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近日,三湘都市报记者邀请《意见》起草人之一、湖南省教科院心理教育与生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彭玮婧首次对《意见》进行权威解读。

  “因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往往都是舆论关注焦点。”彭玮婧在调研中发现,尽管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全省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较为薄弱,存在教育体系不健全、教师队伍严重不足、条件资源保障不够等突出问题与困难。“特别是社会参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极为不够,与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组织开展专项调研、赴14个市州按城市与农村两类地区并分学段组织访谈、走访调研重点县市,高校,综合医院和社会心理机构等,彭玮婧认为,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思想认识层面,很多学校和教师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体系的应有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还有学校和老师认为,心理健康是面向少数问题学生被动开展的‘治病 救人’工作。 ”她直言,学校片面将应试升学作为办学目标,也会忽视学生心理发展。

  其次是师资队伍供给不足。据统计,我省高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就业的比例不高,而且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项目少,仅覆盖少数县市区和教师。在条件资源上,学校可用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时不够,没有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心理辅导室建设不足,开放运行不够。

  此外,社会心理机构良莠不齐且收费高、正规医疗机构少且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紧缺、学校缺乏“全员心育”机制、家校合力不够等,都是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彭玮婧表示,《意见》的总体要求是,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特别是要努力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和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工作新格局。“也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各方力量,整体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彭玮婧介绍,《意见》包括总体要求、创新学校心理育人体系、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完善社会支持服务系统、加强组织领导五大部分,聚焦当前我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系列针对性强的举措。

  课程开设有要求:《意见》规定,中小学要利用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课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确保所有班级每两周1课时,并利用晨会、班队会、讲座、网络、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要面向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原则上应设置2个学分、32-36个学时,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辅修课程。

  经费投入有保障:《意见》明确,同级财政按年生均10元的基准定额单列经费,支持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需资金由省市县级财政分担,具体参照教育领域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确定的分担比例执行。到2022年,在校学生l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标准化心理辅导室,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小时。

  家校共育有办法:《意见》提出,学校与每个家庭每学期直接沟通联系1次以上,并将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与经历等作为心理普查建档的重要内容,将家庭教育、家校沟通作为学生心理预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队伍建设有力度:《意见》要求,到2022年,各地原则上按师生比不低于1∶1000为所有城区中小学校和乡镇中心学校配齐专职心理教师。高校按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专职心理教师且每校至少2名,确保在编在岗。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正常工作量计算和工资待遇不低于班主任,计班主任工作年限。

  医教协同有机制:《意见》指出,要推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与学校共享心理健康服务资源。鼓励学校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技术支持下开通24小时学生心理援助热线年实现所有学校与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建立学生心理危机转介“绿色通道”。

  社会支持有实招:《意见》强调,要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和评估监督,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支持地方政府和高校通过购买社会服务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

  怎样让《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彭玮婧表示,《意见》要求各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党委领导,落实政府职责,制定各级各部门责任清单和任务清单,加快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并建立定期调度与年度考核工作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意见》还要求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督导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市州、县市区政府教育工作履职评价内容,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同时,县市区全面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区域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专业指导、政策咨询、学术研究、师资培训等工作。